定义:达到(化学)平衡的溶液便不能容纳更多的溶质(当然,其他溶质仍能溶解),我们称之为饱和溶液.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意味着溶剂为水,比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认为是具有同样的意思.溶解度并不是一个恒定的值.一种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由它们的分子间作用力、温度、溶解过程中所伴随的熵的变化以及其他物质的存在及多少,有时还与气压或气体溶质的分压有关.因此,一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好能够表述成:“在20度,标准气压下,某物质在100克水中的溶解度为xxxx.”,如无指明,则温度及气压通常指的是标准状况(STP)
希望有帮助,拓展看传送门
这个内因的话,我也不大清楚了,离子晶体溶解性一般较好,有机物中一些亲水基,如羟基羧基等也能增加溶解度 http://baike.baidu.com/view/625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