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海南)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
1个回答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神经元之间联系的结构就是突触D,也就是图2所示的结构,由突触前膜①、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②构成;感受器就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器可以感受外界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引起反射活动的发生,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任何感觉的产生都是在大脑皮层相应的功能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由原来的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突触间隙中充满的是组织液,突触完成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由于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中,只能由突出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1)图2所示的结构为突触,其中①表示突触前膜,②表示突触后膜;

(2)感觉神经末梢及其周围其他结构共同组成感受器;感受器可以感受外界刺激,产生兴奋并通过反射弧引起反射活动;任何感觉的产生都在大脑皮层.

(3)兴奋部位的电位是内正外负;

(4)突触间隙中注入神经递质可以使突触后膜形成兴奋;原因是后膜的受体接受神经递质的刺激可以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即膜电位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

(1)突触突触后膜

(2)感受器  反射大脑皮层

(3)内正外负

(4)兴奋膜电位

点评:

本题考点: 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突触的结构.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过程及相关模式图,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反射弧的构成及作用,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