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习作:如何写好我们的课余生活
1个回答

吕洪福 课余生活是相对于课堂生活而言的,它的范围更加广泛,可以是同学们课余参加的活动,也可以是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比如体育类项目有游泳、打球、登山、溜冰等,文娱类活动有唱歌、跳舞、弹琴、绘画等,科技类活动有拼图、航模(mó)、车模等,休闲类活动有下棋、旅游、种花、钓鱼、摸蟹等,劳动类的有采茶、掘(jué)笋、做家务等.在这多姿多彩的课余生活中,同学们要写好其中的一项,可是十分有讲究的.众里挑一 同学们,在写作前一定要充分打开自己的记忆库,列举出一些让自己津津乐道、回味无穷的课余生活,然后再“众里挑一”.“挑一”的标准是:只要谈起它,脑海中就立刻浮现出许多精彩的镜头和美好的记忆.x0d同学们,我们可以在草稿纸上先列出五六项课余爱好,然后对 照标准 、衡(héng)量比较、逐一删除,这样的筛(shāi)选过程会让你更自信、更富有写作激情,也会让你情不自禁(jīn)地引出以下“众里挑一”式的习作开头:x0d(1)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溜冰、打球、画画、书法……它们就像天上的繁星,装点着美丽的夜空.在属于我的夜空中有一颗最闪亮的星星,那就是毛笔书法.x0d(2)说起我的课余生活,正像是七彩的调色盘一样,有弹琴、画画、踢足球、玩游戏……但我一直对画画情有独钟.捕捉精彩 “众里挑一”任务完成后,同学们要对锁定的课余生活中的精彩镜头进行定点捕捉.以“溜冰”为例,精彩镜头肯定有很多:初学溜冰洋相百出,和小伙伴一起溜冰捉迷藏,溜冰花样大比拼,溜冰帮家长打酱油等.既然是课余生活,必定有一个日积月累的持续过程,在点点滴滴的记忆中,不可能一股脑儿搬进习作,只须筛选出一两个典型的事例进行表达就足够了,这就是定点捕捉.x0d那么,筛选的标准是什么呢?标准就是:确定中心,也就是你想通过事情表达什么.有了明确的中心,就可以针对性地进行筛选.比如可以确定这样的中心:初学溜冰洋相百出——失败乃成功之母;和小伙伴溜冰捉迷藏——享受快乐,收获友谊;溜冰花样大比拼——勤学苦练出绝招;溜冰帮家长打酱油——快捷便利,人人夸我真能干.这样,捕捉精彩轻而易举,写起习作来也就不会“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了.事实说话 这是一篇叙事作文.如果同学们能根据选择的典型事例,让事实说话,那么其间的美好、快乐、收获就会自然地流露,真正地感染读者.x0d(1)你别小瞧那毽子,玩起来学问可大哩!今天的体育课上,我又用我那心爱的毽子在操场上大显身手了……x0d(2)我是一个小书迷,有时候看起书来连周围发生的事都不闻不问.记得有一次,我在看我最喜欢的《童年》……x0d(1)我小心翼翼地拿起画笔,在画纸上面画上一片诱人的苹果园,红通通的苹果在秋风中胀(zhàng)红了笑脸;一条小溪流载着金黄的落叶缓缓地流着,小鱼不时地跃出水面……x0d(2)妈妈跑过来揪(jiū)着我的衣领,没好气地说:“你这个小书虫呀!连我叫你,你都不知道了,该吃饭了!”我站起来,摸着肚皮调皮地说:“这书真的很好看!”x0d(3)那毽子仿佛和妈妈有缘,总是准确地落在妈妈脚上,在她的身旁舞动着,就像彩蝶一样翩翩起舞.我在旁边看呆了,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把毽子抛起来,左一脚,右一脚地踢了起来……x0d段(1)小作者采用拟(nǐ)人的手法,细腻地描绘出画面上的动态美,“苹果胀红了笑脸”“小鱼不时地跃出水面”,既生动活泼,又形象逼真.x0d段(2)小作者采用对话的形式来刻画自己对看课外书的痴迷.对话的运用克服了单一的叙述表达,使人物更生动、形象.x0d段(3)小作者巧用比喻,形象地刻画出妈妈踢毽子的娴熟,也正是受妈妈的感染,才促使“我左一脚,右一脚”地学踢毽子,自然地交代了“我”爱上踢毽子的缘由.x0d这样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法就能将精彩的细节生动传神地勾画出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课文中这样的细节描写也比比皆是,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爬天都峰》中“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金色的草地》中“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呵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语文报》《语文教学通讯》授权中华语文网独家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中华语文网-语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