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
3个回答

(1)打开K1~K4,关闭K5、K6,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氧气.

(2)关闭K1、K3、K4,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H2O.

(3)当B中的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并打开K5,这样做的原因是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气体压强过大而导致危险

(4)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试管D中,滴入KSCN溶液可以证明其中是否含有Fe3+离子.

(5)打开弹簧夹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并打开K6,用70%的硫酸制取SO2,反应速率比用98%的硫酸快,原因是70%的硫酸中的氢离子浓度比98%的硫酸中的氢离子浓度大.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对两次B中得到的溶液进行了有关离子的检测,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12>Fe3+>SO2的是乙、丙

(1)通入一段时间N2,排出装置中的氧气;

(2)A中发生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水;

(3)夹紧弹簧夹K2并打开K5,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气体压强增大导致危险;

(4)铁离子遇KSCN溶液变为血红色;

(5)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6)溶液显酸性,检验硫酸根离子应选择氯化钡溶液;乙中第一次,说明氯气不足,氯气氧化性大于铁离子,第二次有硫酸根离子,说明发生二氧化硫与铁离子的反应,则氧化性铁离子大于二氧化硫丙中第一次有Fe3+,无Fe2+,则氯气的氧化性大于铁离子,第二次有亚铁离子,说明发生二氧化硫与铁离子的反应,则氧化性铁离子大于二氧化硫;棉花中浸有NaOH溶液吸收氯气、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如果不会可以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