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
1个回答

解题思路:

常见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比较如下: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1)杂交

自交

选优(2)杂交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

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

,

再加倍

,

得到纯种

)

染色体变异

(

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

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可集中于同一个体上

提高变异频率,出现新性状,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加速育种进程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营养器官增大、提高产量与营养成分

时间长,需要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有利变异少,需要处理大量实验材料,具有不确定性

技术复杂,成本高

技术复杂,且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在动物中难以实现

A、诱变育种可以通过基因突变使水稻产生抗病基因,A正确;

B、单倍体育种过程:先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加倍,而其本身缺少抗病基因,因此不适宜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B错误;

C、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将其它生物的抗病基因转移到水稻细胞内,C正确;

D、杂交育种能将不同植株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个体上,因此该方法也能用来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生物变异的应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

考点点评: 本题改良水稻品种为素材,考查生物变异的应用及育种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几种常见的育种方法(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过程、优点和缺点,再结合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