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做刘心武 《下一次》阅读理解童年时,我曾进入到北京隆福寺的毗卢殿,仰望过那精美绝伦的藻井,一瞬间,也曾闪过念头,那就是
1个回答

18.①景物和古迹,会因为时间流逝或人为原因而消失,造成遗憾.②对亲人有歉意,因为亲人逝去而没法道歉,造成遗憾.③想再游的旅游景点,因为经济和年岁等原因不可能再去,造成遗憾.④灵感闪现,却没有记录,下次再点不起灵感的火花,造成遗憾.(4分,每点1分)

19.①心理描写.②细节描写.③外貌神情描写.④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列举两种即可,列举2分,结合内容说明4分)

如心理描写手法.写我打了父亲一拳而"悔恨不已","想认错道歉",又总想着下一次再道歉.长大后,每次见到父亲都想重提旧事道歉,却想着"不得体"而没有做.心理描写细腻生动,写出了心理的矛盾和犹豫,因而一次次错过了道歉.

细节描写的手法.如"以后的几天,我咬紧牙关,见到父亲只低头吃饭,或做功课,不去跟他眼光接触",细节描写看出"我"的内疚.

又如写父亲"脸上的皱纹,是更像织就的蛛网了",用比喻写外貌,传神生动,写出父亲的苍老,"我"不忍再提往事.

20.(1)"重提旧事似乎不得体"是指,事过境迁再提起往事(1分),可能会引起父亲心中的波澜,让他想起那件不愉快的事,引起他的不快,所以认为不得体.(2分)

(2)作者珍爱那些已经过去了的往事,这些事影响过作者的人生,令他难忘(1分);把这些事写进书中,流布开来,是有价值和意义的(1分);所以是作者珍爱的作品,把它当作自珍的敝帚.(1分)

21.第一问,答案是开放性的.

一种答案:结尾一段保留好,这段写"东方游客"实现了下一次再游维格兰公园,使作者领悟到"总得真的舍弃掉不少甚至许多的'头一次',才能真的去落实那美好的'下一次'的道理",深化了中心.(3分)

另一种答案:结尾一段可以删去.因为文章前面的内容,已经充分说明了人生总会有"没有下一次"的遗憾,已能警醒读者,中心表达已经完备,不必再写最后一段"有下一次"的内容了.(3分)

第二问:读文章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①要珍惜这一次,这一次就要做到最好,最完美,不留下遗憾.②有的事"头一次"没做好,要及时做,不要拖延等待,一拖延,这件事就无法做成.③在有限的生命中,要善于取舍"头一次"和"下一次".(4分)(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