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息”字的解释,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释为“休息”.晋代郭象在《庄子注》中云:“大鹏一飞半岁,至天池而息”.唐代成玄英疏:“时隔半年,方言息止”.在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曹础基的《庄子浅注》都从此说.在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注:“休息,大鹏一飞半年,至天池而息.一说,息,作风解,即大鹏去南海是乘六月时的大风的”.一种是释为“气息,指风”,在袁世硕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编》中注:“息,气息,此指风”.卞孝萱、黄清泉编的《中国不待文学作品选》及郁贤皓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简编》也都从此说如果解释为“休息”则“息”为动词,如果解释为“气息”则为名词.《说文》中云:“息,喘也.从心,从自,自亦声”,《段注》:“喘,人之气急曰喘,舒曰息”,“此云息者喘也,浑言之”,“自者,鼻也.心气必从鼻出,故从心自”.联系上下文看,后文写“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可见鹏是乘风徙于南溟,所以此处的“去以六月息者也”中的“息”字应该也是“气息,即指风”.先秦著作里面多有例证.《论语·乡党第十》“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的“息”即鼻息出入者也.在《楚辞》中“息”字很多都是“叹息”之意义,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忄虫”“女搜媛兮为余太息”“望长楸而太息兮”“倚结軨兮长太息”等等,在《庄子》一书中也有作气息的例子,如“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成云:‘天地之间,生物气息,更相吹动.’案汉书扬雄传注:‘息,出入气也.’”.所以从语言例证上看,“息”本义“气息”虽然在文献中不多,但也不是孤例.从语法上看,“去以六月息者也”,如果“息”释为“气息,风”,则“以”为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在凭借,可译为“靠”“根据”,作动词“去”的补语,也可认为是状语后置.如果“息”释为“休息”,则“以”字就难以理解,并且“动词[/font]+[font=宋体]者”的结构很少,此句的结构就很凌乱,如果将“以”作为介词,则为“引进行为动作的时间或起点”,释为“在”“由”“从”所组成的结构一般做状语或补语,而在此有两个动词“去”“息”,那么“以六月”是属于前者还是属于后者呢?很困难,所以笔者认为“息”应释为气息、风.[/
最新问答: 判断函数f(x)=log2 (x+1)/(x-1)在(负无穷,-1)单调性,并用定义加以证明 一项工程,甲独做9天完成,乙独做6天完成.甲独做4天后,乙与甲合做.还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想的成语怎么组 两个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满两种不同的液体,一个瓶子正着放置,一个瓶子倒置,问水对底面的压力谁大谁小 小明只记得同学的电话号码是76045()(),还记得电话号码中最大数字是7,各个数字又不重复,拨打同学家的电话,小明最多 口语交际 婉转拒绝课后题答案 跪求初中化学金属、溶液难题(拔高题)! 如图,三角形abc中,角acb=90度,bc=5cm,ac=10cm,cd为中线,以c为圆心,以5/2乘根号5cm为半径 如果二次函数f(x)=x2-(a-1)x+5在区间([1/2],1)上是增函数,求f(2)的取值范围. 中国城市英文怎么表达?要在城市名后面加city么? 怎样描写雪花 函数与零点的关系函数f(x)的零点是方程f(x)=0的根,但f(x)=0的根不一定是函数f(x)的零点,这句话是对是错. 关于童年的好段开头用的,越长越好, 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AB传播AB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是3m某一时刻AB两质点的位移均为零AB之间只有一个波峰 一年级语文下册封面是植树的第一课是;升国旗,第二课是;我们的祖国真大,这本书是哪里出版的第三课是我们去植树, 字母a,b,c表示有理数,若a>0,b<0,c<0,且lal>lbl,lcl>lal,化简式子:la+cl-lb+cl- 英语单词读音何时要浊化?像那种以元音读音结尾的单词 再加一个s(以a i o u e 结尾) 最后是读/s/还是读/z/ 求一篇写水果的说明性文章,600字左右(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第三单元习作) 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400字:作文.怎么写? 某同学身高1.8m,体重为70㎏,在迎奥运田径运动会上他参加背越式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m高的杆,请问:
相关问答: 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