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表示日期的方式除了普遍地用干支来表示以外,就是用某月某日的方式.但是我想古代应该用的是“农历”,表示日期的方式应该是“几月初几”,如“九月初九”、“十月初一”等等.和今天农历的表达方式应该是一样的.可是我发现很多古诗古文当中大多数直接写“某月某日”,比如著名的家喻户晓的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当中“九月九日”不是今天公历的“九月九日”,“山东”也不是指今天的山东.我小时候读陆游的《十一月四日夜风雨大作》觉得奇怪,“十一月四日”按照书上的解释是阴历十一月四日,为什么不写成“十一月初四”呢.读到王维的另一首诗,题目忘了诗中有:“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钩”是极少见的写成“几月初几”例子类似的只有《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除此以外,即使写“几月初几”后面也要带个“日”字,叫“几月初几日”.而现在阴历的称呼“几月初几”后面是不带“日”字的.著名的诗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不是“七月初七长生殿.”.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按照农历的习惯应该写成《九月初十即事》才对啊. 杨万里的《正月四日后圃行散》明明是正月初四,他却写成“正月四日”,类似的还有许多,比如韩愈的《答李翊书》开头:“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按照农历的习惯应该叫“六月二十六”才对啊.韩愈的《与于襄阳书》:“七月三日”,不说“七月初三日”.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现在读起来令人想到阳历的十一月八日和七月十日.难道古代不用农历?《祭十二郎文》:“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殁以六月二日”令人一下子想到公历的六月十七日和六月二日,而不是农历的六月十七和六月初二,难道古代用的历法跟今天的阴历不同?我想,历代历法差异当然是有的,但古代也是用的阴历啊.但日期的称谓与今天阴历日期的称谓不同?而《徐霞客游记》当中才有“戌午九月初三日……初四日、初六日……”好像古代正式的文章都用“几月几日”的称谓,“几月初几”的称谓属于非正式的、民间的俗称.像《徐霞客游记》之类的本来属于非正式的文章就用“几月初几日”的称谓.大概“几月初几”是民间的叫法,后来传入公历,就把本来属于阴历的正式称谓“几月几日”移到了对公历的称呼上,而对于阴历的日期只好用民间俗称的“几月初几”来表示了.是不是这样呢?
最新问答: 是知道关于“投笔从戎”“请君入瓮”“颜筋柳骨”“东山再起”“洛阳纸贵”等成语故事的主要人物 为虎作张中那个是错别字? 英文翻译“肉” f(x)=in(2-x)分之1+根号下100-x的2次方,求定义域? 把我的名字用英语翻译出来!我的名字叫《林清贤》谢谢! 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而 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而太阳每天又都是新的.这一说法 [ ] A.只看到了绝对运动 waitress怎么读要用字来说,什么都可以 where does your pen pal from 乐乐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60页,第二天看了余下的3/5,正好30页.这本书多少页? 如图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S,点光源发出一细光束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 英语翻译我想不起那本书的名字i can't ____ ____the name of the book 是课课练77-78页5的答案拜托 不要说要自己做之类的话 一道初中物理题(物态变化)煮熟后滚烫的鸡蛋为了容易剥皮,把它放在冷水中浸一会,而需要剥皮的西红柿却是放在热水中烫一下,这 冀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1-4课教案设计 幸福就是每天早晨起来阳光与你同在,和他意思相近的句子 目前世界上最大是数字是多少 Tell me everything s all right Everyhing s all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什么意思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和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这两个有区别吗? a factor of f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