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问答
最佳答案:【预防】在生产场所中,应加强自然通风,防止输送管道和阀门漏气.有条件时,可用CO自动报警器.矿井放炮后,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必须通风2Omin后方可进入工作.进
最佳答案:当环境中CO的浓度超过100 ppm(100×10-6)时,人体就会产生头晕、乏力等不适感;随着CO浓度的增加,会进一步产生头痛、呕吐、昏迷等症状;当CO浓度超
最佳答案: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碳氧血红蛋白,由于它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大300倍,又由于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仅为氧合血红蛋白的
最佳答案:这个说法是有,但是完全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也就是说,不能防止.因为一氧化碳是不溶于水的,水对于一氧化碳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吸收能力.防止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的办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预防煤气中毒.最主要的是减少或防止一氧化碳的产生.其措施是改善燃烧条件,使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通风能够降低室内
最佳答案:CO 分子式 28空气 平均质量28.96所以仔细说,一氧化碳往上,应该下铺不易中毒.但是分子式质量相差无几,可以忽略.所以,都有危险!总结:都有危险!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煤气中毒的原理.当人处在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地方就会发生中毒,一氧化碳和氧气可以同时通过肺的通气进入肺,再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氧和
最佳答案:CO和血红蛋白结合,导致血红蛋白无法和O2结合.80×1000×0.125%×1.25×12/28 = 53.57
最佳答案:氧气是有由氧分子构成,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微粒的化学性质不同,所以氧气可以供助呼吸,而一氧化碳会使人中毒.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A、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剧毒.B、植物油不是石油分馏产物C、石油曾称是“工业的血液”,煤曾称为“工业的粮食”D、将煤做成峰窝煤是为了增
最佳答案:A、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剧毒.说法正确.B、植物油是将植物种子经压榨而出的,不是石油分馏产物,说法错误.C、石油曾称为“工业的血液”,煤曾称为“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A、根据熟石灰显碱性进行解答;B、根据煤气中毒通常是指一氧化碳中毒进行解答;C、根据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进行解答;D、根据铵态氮肥可与碱性物质混合会放出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木炭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CO可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血红蛋白失去与氧结合的能力,使人因缺氧而中毒,所以在烧木炭时,保持空气流通,能防止一氧化
栏目推荐: 饮水思源的意思 单质c的反应方程式 初三溶液的题 用5的氯化钠溶液 氢钙与二氧化硫反应 x荧光光谱仪 氯化钾氢氧化镁 二元酸的方程式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酚酞溶液和紫色 选第一个英语翻译 众口难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