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诗中的“绿”字用得巧妙,自古以来广为称道.据南宋洪迈(《容斋随笔》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6
最佳答案:在这里是形容词作动词的用法 绿:吹绿了.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绿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6
最佳答案:是个动词吧,让什么什么变绿.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诗中的“绿”字用得巧妙,自古以来广为称道.据南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形容词做使动,春风使江南河岸边绿草萌生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2
最佳答案:泊船瓜州【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翻译:京口与瓜洲只有一水之隔,钟山也只要翻过几座山头就到了.春风又一次给江南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绿 在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表示"染绿" 展现了春风拂过江南草木皆发的清新景象 运用了拟人手法 十分地生动传神第二句里的浪花指的是芦苇和蒲草.而非浪花本身,所以是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这个“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从修辞上讲这是一种移觉手法,也叫通感.风一般只能以听觉和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写作时推敲用字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吹”字太俗,而且体现不出“绿”字的意境,而且都“绿”了难道还会没“吹”过吗.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使……变绿即春天到来,使万物复苏,充满生机和绿意的意思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1.泊:停船靠岸.2.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3.京口:在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告诉你个专业的啦!这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本来“绿”是形容词呀不可以接宾语的!但是这是诗呀!诗是以意象连接的,而不是硬生生的语法!作者即安石啦!本来想用“吹”的!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9
最佳答案:据南宋洪迈(《容斋随笔》续笔卷八)记载,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诗中的“绿”字用得巧妙,自古以来广为称道.据南宋洪迈(《容斋随笔》续笔卷八)记载,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这里的“绿”当动词用,是使、、、变绿的意思,这种用法叫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何时”是什么时候的意思.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1.泊:停船靠岸.2.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3.京口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绿:本是形容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之(江南岸)绿了.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而来.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